
初冬的星城暖意融融,学术的氛围格外浓厚。2025年11月9日,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和湖南省针灸学会联合主办、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承办的2025针灸推拿康复研究生“博思”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湖湘针灸·智慧融合·交叉创新”为主题,汇聚了来自14所省内外医学院校的100余位硕博士研究生及专家学者,围绕针灸、推拿与康复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为传统中医药学科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动能。
论坛伊始,主持人隆重介绍了评审专家阵容,并详细介绍了评分细则,确保学术交流与评审环节的公平公正。
接着,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副院长刘密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发表精彩致辞,刘院长首先向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现场的专家学者、同仁及参会研究生致以诚挚欢迎与问候,并对筹备论坛的全体师生表达衷心感谢。针对针灸推拿康复专业研究生这一学术生力军,刘院长提出四点期许:一是坚守学术初心,筑牢传承之基,既要熟练掌握传统技艺,也要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中医药机理;二是勇担创新使命,拓展融合之路,主动跨界学习,借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学科赋能;三是秉持求真务实,锤炼科研素养,恪守学术诚信,坚守科研底线,脚踏实地追求真理;四是胸怀家国情怀,践行医者使命,将学术追求与民生需求结合,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刘院长的致辞高屋建瓴,情真意切,为本次“博思”论坛奠定了“开放、交融、创新、卓越”的基调,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与会者的学术热情。
开幕式后,全体参会人员集体合影留念,定格这一凝聚学科智慧与青年力量的重要时刻。
论坛一:研究生学术报告
8时30分,论坛进入研究生学术报告环节,共18名硕博士研究生现场围绕针灸推拿及康复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智能装备研发等方向展开精彩汇报,内容涵盖炎症性肠病、阿尔茨海默病、失眠、痛经等多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机制与临床研究,展现了当前针灸推拿康复领域的前沿热点与青年学者的创新思维。


"研究生学术报告”环节,五位评审专家为:
杨添淞 教 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石营 教 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
钟 峰 副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 恋 副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方 园 副教授 江西中医药大学
论坛二:研究生墙报交流
茶歇时间, 研究生墙报交流在学术报告厅前厅热烈开展,18份精选墙报涵盖了bibliometric分析、meta分析、基础实验研究、理论探讨、临床应用等多种研究类型,内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支气管哮喘、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胃癌、带状疱疹等多个领域,为研究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热情。

“研究生墙报交流”环节,三位评审专家为:
宋扬扬 博士 南京中医药大学
饶泽华 博士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刘 磊 博士 安徽中医药大学
颁奖仪式
11时50分,学术报告及墙报交流环节圆满结束,主持人现场公布了最终成绩及获奖名单,并举行了简洁而隆重的颁奖仪式,对获得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9人以及最佳墙报奖10人进行了表彰。
一等奖:李政宇,曹思慧,张游
二等奖:薛春红,谢海花,徐璇,彭小龙,高子瞻,张认真
三等奖:夏飞雁,陈玉竹,谢鑫,万小曼毛静,车宏,张静,赵常斌,陈佳怡
最佳墙报奖: 唐旖雯,李欢,贾铝,周品汐,黎秀秀,纳千禧,刘佳晖,孙萌梓,肖孟霞,杨帆
12时许,本次论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顺利落下帷幕。此次“博思”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针灸推拿康复专业研究生提供了展示学术成果、交流研究经验的高水平平台,更促进了传统中医药学科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湖湘针灸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针灸推拿康复学科将在交叉创新的道路上持续迈进,为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