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论文名称 | 发表刊物 | 年卷期页码 | 作者(排名) |
1 |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Meta分析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11):2412-2415 | 彭楚湘(2) |
2 | 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观察 | 新中医 | 2011,43(6):104-106 | 任旭(1) 周国平(通讯) |
3 | 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0(9):216-218 | 王敬乔(1) 周国平(通讯) |
4 | 隐形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0,(23):4550-4551 | 封迎帅(1) 易受乡(通讯) |
5 | 隔药饼灸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 mRNA表达的影响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2010,16(10):934-936 | 常小荣(1) |
6 | 隔药饼灸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1):8-10 | 常小荣(1) |
7 | 艾灸及烟条灸预处理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热休克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1,18(4):26-28 | 易受乡(1) |
8 | 艾灸防治非急性发作期小儿寒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 中医药导报 | 2010,16(8):70-72 | 乔贇(1) 蒋文明(2) |
9 | 张景岳《类经图翼》灸法探析 | 中国中医急症 | 2011,20(8):1277-1278 | 彭亮(1) 常小荣(通讯) |
10 | 艾条燃烧测试试验报告 | 光明中医 | 2011,26(9):1801-1803 | 常小荣(1) |
11 | 艾灸治疗脾胃病研究近况 | 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11,27(8):575-576 | 谭静(1) 常小荣(通讯) |
12 | 艾灸内关穴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探讨 | 内蒙古中医药 | 2010,29(4):43-43 | 王超(1) 严洁(2) |
13 | 艾灸三阴交穴缓解兔子宫痉挛的实验研究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28(5):967-969 | 王超(1) 常小荣(2) |
14 | 《名医类案》之灸法验案探析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1):4-5 | 袁宜勤(1) |
15 |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载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B水平的影响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1,18(9):33-34 | 岳增辉(1) |
16 |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调节作用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1,9(5):47-48 | 岳增辉(1) |
17 |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调节作用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1,9(5):47-48 | 岳增辉(1) |
18 | 艾灸血浆对GES-1热休克蛋白70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28(12): 2519-2521 | 洪金标(1) |
19 | 艾灸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热休克蛋白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上海针灸杂志 | 2010,29(5):269-272 | 杜燕(1) 易受乡(通讯) |
20 |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t the Acupoints of 12 Meridians on Gastrointestinal and Cardiac Electricity in Healthy Adults | Acupunct Meridian Stud | 2010;3(3):165-172 (SCI收录) | 常小荣(1) |
21 | Effects of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on GSH-Px, SOD and MDA in Gastric Mucosa of Rats with Stress Ulcer | Acupunct. Tuina. Sci | 2011, 9 (1):17-20 | 刘密(1) 常小荣(通讯) |
22 | 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10,18(8):839-844 | 常小荣(1) |
23 | 电针足阳明经(穴)促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过程中P-RAF-1表达的影响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0(7):64-67 | 陈楚淘(1) 易受乡(通讯) |
24 | 捏脊疗法对脾虚证家兔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 医学研究杂志 | 2010,39(2):87-89 | 李铁浪(1) |
25 | 灸疗与胃黏膜保护相关机制实验研究进展 | 中国中医急症 | 2011,20(7):1115-1116 | 彭亮(1) 常小荣(通讯) |
26 | “脾虚证”与能量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11): 2278-2281 | 彭艳(1) 易受乡(通讯) |
27 | 建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模型的研究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1,17(8):197-199 | 谭洁(1) |
28 | 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 世界中医药 | 2011,26(4):364-367 | 王德军(1) 常小荣(通讯) |
29 | 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概况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0(3):76-78 | 王德军(1) 常小荣(通讯) |
30 |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用穴规律探析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0,5(4):285-287 | 宋炯(1) 岳增辉(通讯) |
31 | 针灸与热休克蛋白60、热休克蛋白70和细胞凋亡关系研究进展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0,19(14):1805-1807 | 彭宏(1) 林亚平(通讯) |
32 | 脾虚证相关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 医学信息 | 2010,23(5):1504-1507 | 黄河(1) 林亚平(通讯) |
33 | 不同时辰电针足三里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PGE_2、EGF、TGF-α的影响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0,5(6):495-497 | 彭楚湘(2) |
34 | 足阳明经与胃相关关系规律的古代和现代研究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 2010,32(2):8-10 | 吴琼(1) 严洁(通讯) |
35 | 经脉配穴法选穴针刺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 中国康复 | 2010,25(2):83-85 | 钟艳(1) 严洁(通讯) |
36 | 经脉配穴法选穴针刺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 针灸临床杂志 | 2010,26(6):50-52 | 钟艳(1) 严洁(通讯) |
37 | 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 中国康复 | 2010,25(1):30-31 | 兰蕾(1) 常小荣(通讯) |
38 | 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0(1):66-69 | 兰蕾(1) 常小荣(通讯) 严洁(通讯) |
39 | 王小娟教授运用温补法治疗脾虚证的临床验案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0,5(6):476-477 | 谢华(1) 常小荣(通讯) |
40 |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分析针灸治疗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研究概况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9);1866-1868 | 易展(1) 常小荣(通讯) |
41 | 不同热休克蛋白的比较及其与中医药的关系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28(4) :718-720 | 黄芸(1) 林亚平(通讯) |
42 | 穴位埋线对脾(胃)气虚证家兔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 临床医学工程 | 2010,17(7) :18-20 | 陈锐(1) 张泓(通讯) |
43 | 穴位埋线对脾(胃)气虚证家兔血清D-木糖和胃泌素的影响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0,(11) :247-248 | 李铁浪(2) |
44 | 龙虎交战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 中国民间疗法 | 2010,18(3):10-11 | 李铁浪(4) |
45 | 穴位埋线对脾(胃)气虚证家兔血清D-木糖和胃泌素的影响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0,(11):247-248 | 李铁浪(4) |
46 | 穴位埋线对脾(胃)气虚证家兔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 临床医学工程 | 2010,17(7):18-20 | 陈锐(1) 张泓(通讯) |
47 | 针刺缓解中风痉挛性瘫痪诊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0,17(10):14-16 | 姜京明(1) |
48 | 刺络放血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观察 | 针灸临床杂志 | 2011,27(7):24-26 | 李良(1) 岳增辉(通讯) |
49 | “调理髓海”针刺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 上海针灸杂志 | 2011,30(8):525-526 | 陈立早(1) 张泓(通讯) |
50 | 针刺治疗颈椎病67例临床观察 | 临床医学工程 | 2010,17(10):113-114 | 王应军(1) 张泓(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