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论文名称 | 发表刊物 | 年卷期页码 | 作者(排名) |
1 | Electroacupuncture at the Renzhong (DU 26) and Neiguan (PC 6) acupoints repairs the DNA of nervous tissue supplied by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 rats | Neural Regen Res. | 2011: 6(36):2845-2849(SCI收录) | 常小荣(1) |
2 | 透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1,9(2):60-61 | 艾坤(1) 常小荣(通讯) |
3 |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跖肿胀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2011,17(7):622-624 | 艾坤(1) 常小荣(通讯) |
4 |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面积的影响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1(7):63-66 | 陈楚淘(1) 张泓(通讯) |
5 | 针灸治疗发热的临床研究进展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2010,19(21):15-16 | 李南(1) 彭楚湘(通讯) |
6 | 辨证选用手法治疗肩周炎100例 | 中医药导报 | 2010,(2):50-51 | 刘小卫(1) |
7 | 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细胞内钙的影响 | 针刺研究 | 2010,(2):113-117 | 王超(1) |
8 | 罗天益针灸医案特色探析 | 中医研究 | 2010,23(4):67-69 | 袁宜勤(1) |
9 |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瘫痪血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0(9):212-215 | 岳增辉(1) |
10 | 理脾护肝调脂丸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肝脏SOD含量影响的研究 | 中医研究 | 2011,24(1):17-19 | 曾序求(1) |
11 | 眩晕治验举偶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1,9(4):97-97 | 曾序求(1) |
12 | 浅谈老年人调理脾胃的基本法则 | 医学信息(中旬刊) | 2010,(2):415-416 | 曾序求(1) |
13 | 自血穴位注射配合四物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 中医药导报 | 2010,16(12):69-71 | 石文英(1) 章薇(通讯) |
14 | 腹部按摩结合耳穴点按法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症状的体会 | 中医药导报 | 2011,17(1):77-78 | 陈武善(1) 章薇(通讯) |
15 |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在针刺研究中的优势 | 医学综述 | 2011,17(4):603-606 | 石文英(1) 章薇(通讯) |
16 | 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血栓性外痔(急性期)30例临床观察 | 中医药导报 | 2011,17(3):70-72 | 潘江(1) 章薇(通讯) |
17 | 改良永久性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模型的探讨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1(3):24-26 | 潘江(1) 章薇(通讯) |
18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系统评价 | 针灸临床杂志 | 2011,27(4):60-63 | 潘江(1) 章薇(通讯) |
19 | 张力平衡针法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残损功能的临床评价 | 中国针灸 | 2010,(2):89-92 | 娄必丹(1) |
20 | 进展性脑卒中辨证思路探讨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0,17(5):91-92 | 李里(1) 章薇(通讯) |
21 |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0(7):79-81 | 石文英(1) 章薇(通讯) |
22 |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meta分析 | 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0:182-186 | 阳仁达(2) |
23 |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 中医药导报 | 2011,17(1):97-101 | 曹平(1) 阳仁达(通讯) |
24 | 近十年针灸减肥的临床研究进展 | 中医药导报 | 2010,(2):73-75 | 阳仁达(2) |
25 | 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对急性心衰家兔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研究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10,(6):487-489 | 阳仁达(2) |
26 | 浅析络病学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 中医临床研究 | 2011,3(3):49-50 | 阳仁达(2) |
27 | 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 上海针灸杂志 | 2011,30(3):167-169 | 李丹丹(1) 吴清明(通讯) |
28 | 电针治疗肛周瘙痒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 光明中医 | 2011,26(7):1420-1421 | 李丹丹(1) 吴清明(通讯) |
29 | 祛风化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临床研究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1,20(25):3131-3133 | 吴清明(3) |
30 | 头痛宁穴位贴剂的实验研究 | 中国中医急症 | 2010,(2):288-289 | 刘未艾(1) 吴清明(2) |
31 | 头电针配合卒中单元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 上海针灸杂志 | 2010,29(3):149-151 | 刘未艾(1) 吴清明(通讯) |
32 |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 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10,(5):328-329 | 吴清明(3) |
33 | 运动针法配合刺络拔罐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英文) |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 2010,(1):7-12 | 刘未艾 |
34 |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进展 | 针灸临床杂志 | 2010,26(7):69-71 | 吴清明(2) |
35 | 不同时期介入针刺和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0,17(9):60-61 | 刘未艾(1) 张志萍(通讯) |
36 | 中医保健推拿调治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随机对照试验 | 中国针灸 | 2010,(1):55-59 | 李江山(10) |
37 | “振腹疗法”调治60例慢传输型便秘女大学生的机理探讨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0,(21):110-111 | 高煜森(1) 李江山(通讯) |
38 | “振腹疗法”调治60例慢传输型便秘女大学生的临床观察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0,(22):63-64 | 高煜森(1) 李江山(通讯) |
39 | 全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1):150-152 | 周国平(2) |
40 | 不同治疗方法对脾气虚证模型兔血清D-木糖含量的影响 | 中成药 | 2010,32(12):2165-2167 | 李铁浪(4) |
41 | Effect of Pre-Moxibustion at Acupoint Zusanli (ST36) on HSP70 Expression in Rats with Gastric Mucosal Lesion after Neurotomy | Neural Regen Res | 2012, 7(30): 2370-2376(SCI收录) | 彭亮(1) 常小荣(通讯) |
42 | 关于灸法标准化研究的思考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10,(2):172-176 | 常小荣(1) |
43 | 艾灸预处理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2,27(1):58-62 | 刘密(1) 常小荣(通讯) |
44 | 温和灸治疗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研究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1,26(12):2856-2858 | 谢华(1) 常小荣(通讯) |
45 | 艾灸预处理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增殖修复相关因子的影响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12,20(1):53-59 | 刘密(1) 常小荣(通讯) |
46 | 艾灸对脾虚大鼠血浆β-内啡肽、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11,19(34):3498-3502 | 谭静(1) 常小荣(通讯) |
47 | 中医杂志 | 2012,18 | 石佳(1) 常小荣(通讯) | |
48 | 古代医家对灸法的若干见解 | 针灸临床杂志 | 2010,26(4):1-3 | 彭芬(1) 易受乡(通讯) |
49 | 艾灸对机体产生的多重效应及其机理探讨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2):277-281 | 洪金标(1) 易受乡(通讯) |
50 | 艾烟的急性毒理试验 | 光明中医 | 2011,26(10):1992-1995 | 兰蕾(1)常小荣(通讯) |